污水處理鼓風曝氣法
污水處理鼓風曝氣法 采用壓縮空氣的曝氣池常采用長方形的池子,擴散空氣的設備排放在池的一側,這種布置可使水流在池中旋轉前進,增加氣泡和水的接觸時間,為了幫助水流旋轉,池側兩墻的墻頂和墻腳一般都外凸呈斜面,為了節約空氣管道,相鄰廊道的擴散設備常沿公共隔墻布置。
曝氣池每個都由1-4個廊道組成,進水口短流,影響處理效果,曝氣池的出水設備可用溢流堰或出水孔,通過出水口的水流速度要小些(如小于0.1-0.2m/s),以避免污泥受到損壞。在曝氣池的半深處或距池底1/3深處和池底設置放水管,前者備間歇運行時使用,后者備池子清洗放空用。
擴散空氣的設備有豎管曝氣設備、穿孔管射流裝置和擴散板等數種。現在我國還普遍采用微孔曝氣器,它既可節約能量而且氧的轉移率較好,氣泡分布均勻,形成均勻和緩的攪拌狀態,不會因過度剪切而打碎生物絮體,有利于二沉池的沉淀和污泥的脫水,同時也可以避免由于大量曝氣形成飛濺的泡沫浪花而引起的結凍和管理不便等各種問題。穿孔管是穿孔的鋼管或塑料管,穿孔管上孔眼的直徑在國外一般采用2~3mn孔開于管的下側與垂直面成45的夾角處,其間距為10~15m,為了避免孔眼的堵塞,穿孔管孔眼空氣流速一般不低于10mm/s,孔眼一般高出池底10~20m,孔眼直徑一般是5m,低于5mm時容易堵塞。
穿孔管布置成柵狀,懸掛在池子近水面,所需的空氣壓力可以少些,這樣的曝氣方式稱低壓曝氣或淺層曝氣。它可以節約動力消耗,但所用空氣較多。一側距水面0.6lm處,因為放氣口接豎管曝氣是在曝氣池一側布置豎管,空氣直接從管端放出,支管出口離池底15cm,支管徑20mm,這種設裔構造簡單,阻力損失小,使用時不易堵塞,但空氣利用率較低,空氣分布也不夠均勻。
污水處理鼓風曝氣法 射流式擴散裝置,是利用水泵打入的泥水混合液的高速水流為動力,吸入大量空氣,由于氣、泥、水混合液在喉管中強烈混合攪動,使氣泡粉碎成霧狀,繼而在擴散管內由于流速水頭轉變成壓頭,微細氣泡進一步壓縮,氧迅速地轉移到混合液,從而強化了氧的轉移過程。
固定螺旋式的曝氣器(也稱靜態曝氣器),它的主要構件是直徑為0.3m或0.45m、高1.5m的圓筒,內分若干段,每段安裝著固定的螺旋板,上、下相鄰段的螺旋方向相反,空氣從底部進入形成氣水混合液,混合液在筒內反復與器壁碰撞,迂回上升。擴散板都是用多孔性材料如陶土、塑料等制成,這種板有方形,也有長條形的,方形的擴散板通常是0.3m2,厚度為25-40mm。
污水處理鼓風曝氣法 微孔曝氣器的構造,它是由4個部分組成,即(1)微孔陶瓷氣體擴散板,是由鋼坯制成的;(2)支托板;(3)通氣螺絲;(4)壓蓋。
《污水處理鼓風曝氣法》由天澤環保編輯 http://www.caifuah.com/jjys/1023.html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